通脹居高不下,罷工潮此起彼伏,生活成本危機持續,脫歐后遺癥顯現……英國經濟剛剛度過了風波不斷的2022年,又開啟了前景黯淡的2023年,然而英國股市卻在過去兩個月里一路高歌猛進,并不樂觀的宏觀經濟環境似乎沒有影響英國股市的表現。分析人士認為,權重股表現突出、英鎊匯率下跌、經濟衰退預期減弱等因素提振了英國股市,但未來是否能持續上漲還有待觀察。
倫敦時間2月15日,《金融時報》100種股票平均價格指數(富時100指數)首次突破8000點大關,創下歷史新高。該指數2月20日報收于8014.31點,比2022年最后一個交易日已上漲了7.5%。事實上,英國股市去年亦表現不俗——在全球主要股市慘淡經營的2022年里,英國富時100指數上漲了0.91%。
然而,2022年的英國經濟可謂風雨飄搖,達到兩位數的高通脹不斷刷新紀錄,生活成本危機引發了一波又一波的罷工潮,經濟增長乏力,且外界普遍看衰2023年的英國經濟。近期,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預測英國將在2023年陷入衰退,成為G7成員國中唯一一個今年將出現經濟萎縮的國家,預計全年萎縮幅度為0.6%,并且在2024年內經濟增速緩慢。
紐約銀行梅隆潘興咨詢公司歐洲、中東和非洲交易主管邁克·霍蘭表示:“相對而言,盡管市場出現波動,但該指數在過去一年一直保持堅挺,但請不要將股指創下新紀錄的現象解讀為這是一個真正健康的市場?!?/p>
分析指出,傳統行業占比大是英國股市在經濟前景黯淡的情況下仍然表現不俗的重要原因。在倫敦股市《金融時報》100種指數中,能源類、資源類、金融類、消費類、醫藥類股票占重要地位。
首先,2022年國際能源價格的大幅上漲推動英國股市中的能源股價格走高。英國殼牌公布的數據顯示,2022年殼牌實現利潤399億美元,創115年來新高。電力燃氣服務商森特理克發布公告,公司2022年利潤達33.08億英鎊,較2021年的9.48億英鎊大幅上漲。英國石油公司(BP)2022年實現利潤277億美元,較上年的128億美元翻了一番還多。
此外,為對抗通脹,英國央行自2021年底開始至今已連續十次加息,這帶動了金融類股票,尤其是銀行類的大幅上漲,包括匯豐銀行、巴克萊銀行、勞埃德銀行等。
而新冠疫情開始至今,全球醫藥類股票一直被普遍看好,其中就包括來自英國的阿斯利康和葛蘭素史克。
在線投資平臺BestInvest的董事總經理賈森·霍蘭茲指出,在當前全球不確定性極大的背景下,英國股市中的能源、大宗商品、消費必需品和醫療保健公司等傳統藍籌股,被投資者看好。
同時,專家指出,英國股市表現不俗的另一大原因來自于去年英鎊大幅貶值,2022年全年,英鎊兌美元貶值了約10.7%?;油顿Y公司市場主管理查德·亨特表示,富時100指數的公司盈利有75%都來自海外,結合英鎊的大幅貶值,意味著這些收益在匯回英國國內時變得更有價值。
近期外界對英國高通脹和經濟衰退的擔憂有所緩解也部分提振了投資者對英國股市的信心。
展望未來,分析師們普遍持觀望態度。彭博社報道認為,未來還有很多風險——英鎊復蘇、大宗商品漲勢停滯,以及英國通脹仍處于高位,損害消費者支出,這些因素可能會開始令英鎊承壓。文章認為,富時100指數在2023年的表現可能會遜于全球同行。
加拿大皇家銀行財富管理公司投資策略主管弗雷德里克·卡里爾表示,利率和稅收上調、財政刺激措施受限以及英國脫歐的影響構成了一幅“令人不快的畫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