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全國疫情繼續保持平穩態勢,各地疫情處于局部零星散發狀態,未發現疫情明顯反彈的省份。新階段,如何更好完善農村疫情防控工作?如何保障重點醫療物資生產供應?下一步,怎樣提升我國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能力?圍繞公眾關注的熱點,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日前舉行新聞發布會作出回應。
鞏固成果 增強農村地區疫情防控能力
“三年多來,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深入人心,醫療衛生服務體系經受住了極限考驗?!眹倚l生健康委新聞發言人米鋒表示,要抓實抓細“乙類乙管”各項措施,鞏固住來之不易的重大成果。
三年多來,特別是2022年12月份以來,我國農村地區疫情防控工作聚焦關鍵節點、緊盯薄弱環節、解決突出問題,確保農村防疫見醫、見藥、見干部。
農業農村部農村合作經濟指導司副司長、一級巡視員毛德智表示,進入“乙類乙管”常態化防控階段后,要從完善農村地區疫情防控責任機制、聚焦農村重點人群和重點地區、完善農村醫療救治體系機制三個方面進一步增強農村地區疫情防控能力。
確保醫療物資生產隨時響應突發需求
三年多來,我國不斷優化醫療衛生資源布局,加強醫療物資生產保供和統籌調配。當前,全國疫情防控形勢總體向好,平穩進入“乙類乙管”常態化防控階段,但全球疫情仍在流行,重點醫療物資生產保供仍是關鍵之舉。
工業和信息化部消費品工業司副司長周健表示,將常態化做好重點醫療物資生產保供工作,切實提升重點醫療物資產業鏈韌性和安全水平。
據介紹,在產能方面,工業和信息化部將繼續堅持日調度機制,指導重點企業保持規?;a能力,確保隨時響應突發需求。密切跟蹤新型疫苗和藥物上市進度,提前做好生產供應準備。
在應急調撥方面,將加強中央與地方應急聯動,確保應急調撥及時高效,做到“全國一盤棋”。強化中央、地方、企業三級聯動儲備機制,提升抗風險能力,及時調整中央醫藥儲備目錄,支持各地醫療物資保障組完善生產收儲、調運接收等工作機制,鼓勵企業加大應急醫藥儲備能力建設。
推動我國醫療應急體系高質量發展
三年多來,我國秉持科學防治、精準施策,積累了大量實踐經驗。該如何進一步提升我國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能力?
國家衛生健康委醫療應急司司長郭燕紅介紹,經過近些年的不斷努力,我國公共衛生應急能力不斷提升,已經初步建立起了具有中國特色的醫療應急體系。
“目前,我國一共有國家級緊急醫學救援隊伍40支,分為綜合救援、中毒事件救治和核輻射事件救治三類?!惫嗉t說,在此基礎上,要在全國增設20支左右的國家重大疫情醫療救治隊伍,負責重大疫情救治及支援。
?